——献给枣庄学院升本十周年
十年前,全市上下期盼已久的枣庄学院创建成功,成为枣庄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2004年5月1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正式批准枣庄师专升格为枣庄学院。枣庄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枣庄市没有本科院校的空白,山东省高校布局版图得到优化。从此,这所肩负着责任和重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院校开启了崭新的征程。
2013年5月,枣庄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这标志着枣庄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实现了由“名”到“实”的蜕变,内涵发展跃上一个新境界,枣庄学院实现了华丽转身。
光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从2004年至2014年,枣庄学院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弦歌不辍。“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眸十年历程,学校围绕“内涵发展”这条主线,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框架基本确立,成为一所卓有特色、质量优良、声誉渐隆的地方本科院校。
升本十年固然精彩,下一个十年又如何再创辉煌?枣庄学院又处在一个新的坐标节点上。
如何继往开来?枣庄学院党委书记胡小林面对全校师生讲的这样一番话,也许是最好的回答——“升本十年要总结,在总结中探寻发展之道,凝练学院精神,以发展成就和学院精神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下一个十年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激发内生力,以内生力铸就竞争力,以竞争力赢得美誉度。改革归根结底是观念的转变,我们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扭转华而不实之风,以壮士断腕的果敢破除畏首畏尾的思想,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摒弃明哲保身的思维,以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割除观望拖沓之弊。”
回顾过去,不是孤芳自赏,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总结历史,不是背上历史重负,而是为了书写新的篇章;回眸前十年,不是满足当下,而是为了创造下一个十年。
十年前,创建枣庄学院成功,我们曾写下纪实文章《九龙山下的丰碑》,献给那些为创建枣庄学院做出贡献的人们;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姊妹篇,同样,献给那些为建设、支持、关心枣庄学院发展而倾情奉献的人们。
回顾十年激情时光,为昨天的无悔,为今天的担当,为明天的荣光。
以转变观念为先导,确立转型发展新理念
枣庄学院升格伊始,学院领导班子便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高瞻远瞩规划蓝图,顺势而上谋求发展,围绕“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一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如何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问题,在全校开展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校认真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找出了枣庄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清自身在全国高校特别是在地方院校中的优势和差距,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把枣庄学院建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效益显著”的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发展目标。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为主,确立“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发展定位。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干,打造区域产业类、人文社科类、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建设以专业对接产业为主导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特色,以弘扬墨学精神为支撑的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特色和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使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也更加符合学校的实际,更加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在视察学校后指出:枣庄学院“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方针正确,“改革创新、内涵提升”的路径可行。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一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又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每一类型的高校都应该对此有所觉悟,每一层次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契合学校的发展定位。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学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枣庄学院提出了“加快培养煤化工、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与电气、信息技术、食品技术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的专业建设目标,提升改造传统师范类专业,拓展建设应用型专业,扶持建设特色、优势专业,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新体系,体现学校与区域的办学特色。目前,学校有4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九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校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当地煤化工等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建有联合培养硕士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校级品牌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10个,形成了一批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匹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品牌、特色专业。
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及院(部)课程建设规划,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优质课程建设为龙头,精品课程建设为示范和导向,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保证课程建设持续有效地开展。截至目前,有2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课程,39门校级精品课程,51门校级优质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学校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确立了“就业有岗位、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全面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采用“平台加模块”设计,打造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应用技术平台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能力培养,学用结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在教学环节上,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专业竞赛、认证培训、顶岗
实习和见习、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平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敬业、乐学、应用、专业、技术”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成为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创新,带来了枣庄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而稳步的提升。
而今的枣庄学院,教师严谨求实、传道授业,学生淳朴上进、勤奋好学已蔚然成风。漫步校园,绿荫里、小路旁,时时传来琅琅书声;教学楼、实验室,灯光映亮学子潜心钻研的身影。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出了累累硕果。近3年,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74.04%、83.32%和83.43%,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三年,考研录取率分别为35.68%、35.64%和35.37%,多人考入英国、法国、韩国知名大学,考入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85、211院校的人数均超过50%。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电产品设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共获国际级奖励2项,国家奖项99项,省级奖项349项。学生踊跃参加教师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软件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各种资格技能考试。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情况也十分看好,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2.23%。学生综合素质和升学、就业态势的良好发展,使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2013年4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生报到率达到97.6%,创历史新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是对学校育人成就的最好诠释。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科研和服务地方水平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引进和稳定上,加大投入,既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也提高其待遇,有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造就了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51人、副教授174人,博士、在读博士110人、硕士50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获得者9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1人。
人才队伍的建设带来学校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等高层次课题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其中SCI、EI、ISTP、CSSCI收录400余篇;取得鉴定成果300余项,获得专利成果60余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65项,其中曹胜强教授的著作《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荣获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文学院卢衍鹏副教授获2013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学校建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作为枣庄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以回报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勇于担当,反哺社会。充分利用地方城市转型战略和发展煤化工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旧城改造与城市建设三大战役这一契机,抓住煤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八大产业集群,以专业对接产业,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加强以服务枣庄支柱产业项目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强化专业改造,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培养社会急需、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为枣庄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承担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达122项,获横向科研经费达1000多万元,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枣庄城市转型所需要迫切发展的煤化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接续替代产业项目,以及服务业、旅游业、城市建设领域。 学校先后成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榴工程技术中心等多个校企共建的科研机构。枣庄是中外驰名的石榴之乡,石榴加工技术是困扰生产企业已久的难题。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积极为中外合资企业“美果来”提供指导,在生产核心技术——石榴汁的去涩和保色方面,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这一工作也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认可。
枣庄学院还通过“人文强市”等方式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学校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学科优势,加强对枣庄地区特色人文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提高服务地方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176项,其中有68项以枣庄问题为研究对象,涉及枣庄的新农村建设、法治建设以及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学校成立了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墨子研究院、中兴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出版了《山东区域文化通览(枣庄卷)》、《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台儿庄大战资料选辑》、《枣庄文化旅游》、《墨子大辞典》、《墨子研究论丛》、《墨子大全》、《墨子研究》、《墨子词汇研究》、《墨子读本》等著作。
学校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组织文学、旅游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开展台儿庄古城文化研究,完成了100余万字古城文化资料整理、景区导游词及30个展馆创意方案的撰写工作。学校在古城建设了大学生文化艺术实践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学校还与枣庄市市中区进行了全面战略合作。学校也因而锻炼了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区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枣庄学院已成为枣庄的地方人才培养基地、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社区发展的思想库和引领者、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
以建设美感大学为目标,营造浓厚的大学人文氛围
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说“:“一个真正有灵魂的大学校长会给大学赋予美感。”
大学的“美感”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不仅体现在校园建筑、环境等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气质上。学校重视“美感”大学的建设,始终把人文关怀的诉求贯彻其中,以消解功利性对师生的冲击。
枣庄是墨子故里,学校努力挖掘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墨子思想的精髓—“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确立为校训,把“厚德、明道、敬慎、固本”凝练为校风,把“淳谨、修身、任重、致远”定为教风,把“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定为学风,在校园里设立孔子雕塑、鲁南先贤群雕等,让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充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校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与枣庄市的区域文化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使学校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精神、浓厚人文氛围、鲜明创新风气、优美校园环境和高雅文化品位的高校。
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交融是大学综合文化素质教育核心价值所在,它体现了大学精神,是一种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基于以上思考和认识,枣庄学院着力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把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与人文素质提高结合,把教师的人文素养与学生的人文素质相结合,把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在一部分理工科专业开设中外文化精神课程,改进并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在文科专业开设科学素质课程或科学技术课程;为全校学生开设财经金融知识与实务课程,让学生通晓经营之道,以利于学生将来的创业;开设文化精神系列讲座,探讨四年大学生涯怎么安排、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将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合并为一门课,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以此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学校先后编写出版了《枣庄区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经济生活导论》、《中外文化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等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性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现有注册登记的学生社团83个,其中校级社团20个,院级学生社团63个,每年参加社团的学生6500多人次。近年来,利用人防工程设施建立社团活动中心,使之成为展示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窗口。学校以运河文化协会、墨子文化协会、民间艺术协会等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社团为龙头,打造人文社科类校园学术文化平台,积极引导理工科学生加入人文社科类社团,培养理科生的人文精神;与此同时,学校以科技创新协会、机电产品创新协会等理工类社团为抓手,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文科生积极加入科技创新类社团,培养文科生严谨的自然科学精神。
学校搭建了以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龙头,以校院级竞赛和创新项目为基础,以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有效载体的三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对课外文化活动实施分层管理,使活动呈现出常态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特点,影响不断扩大。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六届,“榴园论坛”已举办34期,均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升,自2009年以来,学生连续五年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在山东省地方院校中走在了前列。
今日枣庄学院已形成了“以文化人”的风气,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充满了人文色彩,积淀着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学校建成国内最大、亚洲唯一的世界语博物馆和校史馆以及协同创新成果展览馆、美术馆、地质矿物展览馆、生物展览馆、校园文化创意展示中心、毛泽东像章展室等,极具人文气息的路名、景点、警示牌等等,一切都散发着高校应有的科学文化气息,整个校园氤氲在和谐、和顺、和美的氛围之中,为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成事创造有利环境,为教师的教书育人、安身立命提供宽广平台。
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寓大爱于学生成长成才之中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
枣庄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重视学生的学习、创业、就业指导,将各种指导和服务工作贯穿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个环节,促进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
学校创新性建立辅导员工作“五个一”机制,即:每年推出一批学生工作研究课题立项、编印一本学生工作研究专刊、组织一次教育论文评选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与一次学生研究工作调研活动,积极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教书育人,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创新德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学科德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健全人格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把课堂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教育平台。
课堂之外,学校全方位搭建德育实践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扶贫、义务支教、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32个,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部门表彰为先进集体,连续21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授予山东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省普通高校中走在了前列。
学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校风。先后有209名毕业生分赴新疆、青海等地,其中有三分之一已留在西部;210名学生入伍参军,积极奉献国防事业。
“兼爱”是校训首句,也是学校做好学生工作所奉行的宗旨。全校教职员工时时处处将爱心融入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中。对贫困生,构建了“奖、贷、助、补、减”一体的资助体系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办法,加大资助比例和资助额度。开设“绿色通道”,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扎实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协助4397名困难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2230万元,近三年,每年安排设置500多个助学岗位。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一助一扶贫济困”活动,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学校建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开设心理选修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学生编印《心语》、《心理健康指南》等刊物,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网络测评等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校院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坚持贴近学生,解惑答疑,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诚信感恩、和谐包容。
爱的春雨,虽润物无声,必能催开万紫千红。在莘莘学子心目中,枣庄学院不仅是求学成才之地,更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毕业时,给母校手植一片“感恩林”,留几张休闲石椅,添一座吉祥雕塑,跑一次晨操,学生用这些质朴而动人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与祝福。这种和谐和顺和美的氛围,令外来的宾客和专家学者均为之感叹。教育部评估专家曾说,“在座谈交流中,老师们、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很令人感动。”
以三大改革为引擎,助力枣庄学院再出发
2014年,中国的改革元年。其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
2014年,枣庄学院升本十周年。历经十年内涵建设,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但纵横相较,形势不容乐观,周围高校“列强”环伺,其在中国高校格局中的竞争和挑战“压力山大”。
看去路,关山阻隔。如何接续发展?别无他途,改革是惟一选择。自觉改革也好,倒逼改革也罢,改革不可逆转。
改什么,如何改?——这是个问题。
处在新的发展节点上,枣庄学院党委审时度势,确立了学校的改革发展路线图,决定从三个方面入手改革创新,力求以改革激发办学要素活力迸发,为助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获取永续动力。
——以现代大学制度为引领,推进校院两级办学体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三大关系。按照现代大学制度规范办学秩序,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机制,建立起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学校作为主办者、法人代表,行使宏观管理权,强化办学权力和责任;学院作为教学承办者,行使微观管理权,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管理,在内部的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财务预决算等问题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逐步建立自我发展的办学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简政放权,学校在总体把握办学方向的前提下,真正做到管理重心下移,该放的一定放下去,该管的一定要管起来,更加注重教学院部的自主办学,更加强调目标的管理,释放学院的办学活力,调动基层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教育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以学生为本,启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改革。可以这么说,这项改革是倒逼机制所致。学生的需求永远是第一需求。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不是有什么样的老师才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开什么样的课程,而是学生有什么样的学习需要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开什么样的课程。因此,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重要的是看它能否符合学生的需要。而学生的需要必然以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为导向,这就是枣庄学院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建设工程的出发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交叉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从2014年开始,枣庄学院以“文化与艺术创意平台”、“信息与机电工程平台”为实验区,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举措是,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采取行业指导+校企合作模式,吸收政府、企业、行业与学校共同成立“专业平台理事会”,推行双主体办学、双岗位聘任、双专业培养,构建学校与理事单位在人才培养、人员互聘、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校外基地建设、学生实习指导、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良性运行机制。前阶段按照“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模式”培养,强化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德修养;后阶段按照“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以职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选择专业出口,构建学校、社会、政府、企业“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构建跨学科、多专业、高校与地方协同办学的新模式。
——以市场化为导向,探索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为总方针,核心是构建起“小机关、多实体、一体化”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模拟企业运作,实施目标分类管理,以工程结算制和收费结算制取代对后勤的全额拨款制。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出发点是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根本。为防止机关和实体没有甲乙方区别而导致的“利益趋同化”现象,枣庄学院采取在财务管理上将后勤实体核算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体制,在工程监督上成立了后勤集团监事会,对后勤集团实施全过程监督。
十年求索,耕耘有成。枣庄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是对学校内涵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等成绩的全面肯定。
枣庄学院校长曹胜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样坚定地说:“2014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更是一个迈向未来的崭新开端。我们步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面临着高等教育发展的空前竞争和挑战,改革必将成为我们的惟一选择。我们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不动摇,实施以校院两级办学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不断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丹青难写是精神”。十年来,枣庄学院人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精诚团结,砥砺奋进,在鲁南文化沃土上建设起一所高水平大学,同时也凝铸生成特有的“学院精神”。它是学校由弱到强、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是一笔极为宝贵的无形财富。过去,它激励人们奋斗不懈;今后,它将如生命活水,继续滋养、鼓舞着全体枣庄学院人再接再厉,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作者:赵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