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学校建校50周年,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2场专家报告会、6场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国家杰青、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振东教授作了题为《切换线性系统的镇定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总汇思路,对切换线性系统的扰动问题提出了分路径状态反馈的切换率设计算法,实现了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国家优青、中科院百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尤著宏教授作了题为《生物信息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基于复杂生物信息数据具有的海量、高维、高冗余、高噪声等特性,提出了一套完整表征生物数据的特征建模、特征提取及维数约简新理论、新方法,为后续高效模式识别理论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大数据与生态安全研究团队负责人屈洪春教授作了题为《模拟模型跨域迁移的关键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以模拟模型和数字模型的区别为引入点,就模拟模型跨域迁移的可行性、技术难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枣庄学院青檀学者、研究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赫兹通信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闫昕教授作了题为《太赫兹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太赫兹数字编码、石墨烯及生物医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太赫兹通讯发展进行了展望。
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枣庄学院青檀学者、研究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智能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杨斌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计算智能的生物数据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基因调控网络和网络药理学介绍了团队代表性研究成果,并对二黄汤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分析。
枣庄学院青檀学者、研究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生物学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王磊博士作了题为《生成对抗网络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生成对抗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在生物信息学领域有效挖掘海量、多维数据隐藏的潜在规则,为后续生物实验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机器学习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徐丽博士作了题为《粒计算在处理集成聚类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围绕集成聚类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结合粒度计算给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并对近年来粒计算的研究热点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新型物联网技术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李梅菊博士作了题为《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场景、结构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热点。
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建校50周年的献礼,而且增加了学院教师学术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