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载着学校领导、老师、亲人朋友们期望与祝福,我们205名师生踏上了去往新疆的列车,枣庄到乌鲁木齐,全程35小时。列车进入甘肃后,海拔升高,我们中大多数人都出现耳膜胀痛等高原反应,少数同学出现发烧、拉肚子等状况。为缓解大家的高原反应,老师们穿梭每一节车厢询问情况,并教与大家应对高反的措施。
就在大多数同学慢慢适应过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自身身体状况,一位女生出现了呼吸困难、头痛、全身发麻然后晕倒的情况,面对突发状况,老师们第一时间通知列车工作人员,列车人员用广播询问车厢是否有医务人员。幸运的是,列车上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旅客医生,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来到学生所在车厢,先为这名女同学针灸治疗,第一针后,这位同学的身体慢慢恢复过来。在与这名女同学沟通中得知其身体状况后,又为其扎了两针并按摩调理身体。在得知生病学生需要增加饮食提高抵抗力时,餐车长在已不营业的情况下特地为学生提供了免费的病号餐。再聊起这件事时,这名女同学激动与感恩地说:“她是学中医的,对人体穴位掌握很准,给我扎针之后我感到身体好了很多!吃了火车准备的热饭后身体基本恢复了。因为当时列车在新疆境内戈壁滩上,离最近的站也很远,就算下火车周围也没有医院。所以如果没有这名医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列车继续行驶,3月6日十二点左右到达乌鲁木齐站,开始长达11个小时的候车时间。205人的集体出行,统一的红色冲锋服,鲜明的“枣庄学院”的四个大字,排列整齐的“长龙”,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道亮点。支教团女生居多,路上也总有陌生人帮忙提行李、让路……在乌鲁木齐站下火车时,一位乌鲁木齐的阿姨问我:“你们都是从枣庄学院来支教的吗?”,我说,“是啊。”阿姨竖起大拇指对我说:“你们这么多人都很勇敢,很棒。”我的自豪感顿时倍增。
2019年3月4日至今,官微分别发表了《援疆支教,出征!》、《去疏勒,在路上!》文章,记录了2019年枣庄学院援疆支教团支教出征仪式及行程,微信推文发出后,浏览量总计一万七千多。齐鲁网、大众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也发表了网易体育枣庄学院支教团支教工作的新闻宣传,微博、抖音等媒体宣传浏览量上百万。这正说明,我们的支教工作不仅仅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的关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价值认同。
经过充足的休息时间后,3.6晚上十一点,我们踏上了乌鲁木齐——喀什的列车,十九个小时,一天一夜,3.7下午六点四十,我们205名师生顺利到达喀什站,一进站,就受到了李东校长的亲切接站和当地政府的热烈迎接。怀着既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我们坐上去往疏勒县的大巴。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透过车窗,望着逐渐清晰的城市。我想,我的支教生活,将在这里如梦般地开始了。大巴慢慢驶入我们在新疆的“家”——翰林世家,小区安静整洁、超市餐馆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的两室一厅公寓、空调冰箱厨房用品等一应俱全,与我想象中的条件艰苦、住宿简陋的支教生活完全两样。安置好行李后,各受援学校热情地招待了我们。晚饭前,书记、校长带我们参观会议室的照片墙,会议室墙上还张贴着上一届援疆同学们的照片,我们又走过了他们流过汗水、奉献过青春的地方,就像从他们手中接过援疆的接力棒,让援疆精神薪火相传。正宗口味的馕、新疆特色酸奶、又大又甜的新疆葡萄……老师们热情的招待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晚饭期间,我所在的疏勒县第二小学的周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工作的基本情况,晚饭后离开小学,碰巧遇到几名在学校住的孩子,还没有认识,他们就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山东老师好!”,我更加认同校长在讲话里说道的那句:“总有一天,你们会被孩子们的真诚所打动。去年的支教同学就是在这间会议室里抹着泪水离开的”。半年后,哭着不舍着离开这间屋子这个学校这片热土的就将是我们了。
3月8日,李东校长和学校领导一行前来支教大学生公寓查看安顿情况详细询问了师生的饮食起居,对公寓新建餐厅、支教团支教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学校对支教团工作的关心。上午,枣庄学院支教大学生欢迎仪式在疏勒县东营市第二希望小学阶梯教室举行,我们再一次受到了当地领导、学校、老师们的热烈的欢迎。那天,我默默在手机里记下了这句话:讲好新疆故事,做大美新疆的参与者、维护者和传播者。
这一路,我感动于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感动于学校领导的关爱与帮助,感动于新疆地区领导老师们的热情招待与妥善安排,感动于每一个陌生人的问候与鼓励,感动于上一届援疆支教团同学的那句“新疆真的很值得”,也感动于每一位支教团成员的无私与奉献。我从山东来,一路西行,平原、黄土高坡、戈壁滩、雪山……行过万里山山水水,却发现,最美的风景就在身边,那是——人心!
今天,我们这些做了十几年学生的枣院学子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老师。“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愿我们不忘初心,用青春的汗水书写美好新疆故事,在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度过充实难忘的支教岁月。
支教团 吴小玉
2019年3月10日于新疆疏勒